7月的廣州晴空萬里,爍石流金。為推動腫瘤規范化診療,促進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的轉化,傳播ASCO會議最新腫瘤研究進展,提高腫瘤綜合診治水平,加強南中國地區深度學術交流,7月17日-19日第十四屆“CSCO-南方”腫瘤生物治療與分子靶向治療論壇暨2020“CSCO-金沙”腫瘤精準醫學大會、第十二屆番禺腫瘤論壇以“廣州線下+云端直播”的形式隆重舉辦。
會議現場拍攝
會議現場拍攝
本次盛會由廣州抗癌協會(GACA)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主辦,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廣州市番禺中心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承辦,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內最大的一場線下腫瘤治療大會。大會圍繞“腫瘤精準醫學與個體化診療”這一主題,就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治療等)、精準放療、精準醫學與轉化醫學、肺癌及消化系腫瘤治療進展等多個專題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姚開泰院士、吳一龍教授、徐瑞華教授等國內著名教授和我省優秀青年才俊、番禺地區100多位專家擔任大會主持嘉賓或主講/討論嘉賓,數百位與會代表相聚羊城,22個學術專場同步交流,20多萬人次線上參與,多家媒體參與支持,為參會同道奉獻了一場腫瘤學界的饕餮學術盛宴。
大咖云集,聚焦腫瘤領域熱點與難點
據了解,本次大會邀請到管忠震教授、姚開泰院士、于金明院士、吳一龍教授等人擔任名譽主席,我院常務副院長羅榮城教授、副院長王遠東教授等人為大會主席,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我院副院長王洋教授等超過200名專家參與,可謂大咖云集,盛況空前。
姚開泰院士
吳一龍教授
徐瑞華教授
羅榮城教授
王洋教授
王遠東教授
大會圍繞“腫瘤精準醫學與個體化診療”主題,聚焦腫瘤生物治療與免疫治療、精準醫學與個體化治療、精準放療、腫瘤外科治療、腫瘤藥物治療、常見腫瘤的綜合治療(包括肺癌、消化系腫瘤、頭頸部腫瘤、乳腺癌、婦科腫瘤、淋巴瘤和軟組織腫瘤)等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展開廣泛學術交流和深入學術研討,全面推動腫瘤精準化醫療思路的拓展,打造了一個高水準、針對性的學術盛會。
羅榮城教授接受媒體采訪
在采訪中,廣州抗癌協會理事長、我院常務副院長羅榮城教授表示本次大會的亮點在于:
(1)大咖云集,邀請了眾多國內腫瘤領域中頗有建樹的重量級專家;
(2)內容詳實,涵蓋肺癌、消化系腫瘤、頭頸部腫瘤、乳腺癌、婦科腫瘤、淋巴瘤和軟組織腫瘤的熱點問題、臨床診療、早診早治等專題;
(3)聚焦免疫治療和精準治療,特別邀請吳一龍教授、徐瑞華教授、林麗珠教授、劉繼紅教授、王寶成教授等大咖進行相關專題分享;
(4)針對臨床需求,全面、準確地反映臨床腫瘤學領域的新觀念、新知識和新技術,以推動腫瘤多學科、規范化綜合治療進程和學科發展。
主題演講高屋建瓴,精彩紛呈
各學術專場上,各位權威專家圍繞腫瘤熱點話題、研究成果、臨床經驗等進行了精彩的分享。其中,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吳一龍教授進行了《ASCO肺癌治療研究進展》主題分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進行了《ASCO大腸癌治療研究進展》主題分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姜文奇教授進行了《ASCO淋巴瘤治療進展》主題分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劉繼紅教授進行了《卵巢癌綜合治療進展》主題分享,林麗珠教授進行了《腫瘤中西醫結合與個體化醫學》主題分享,我院副院長王洋教授進行了《金沙洲醫院國際放療新技術介紹》主題分享。現場氣氛熱烈,激起了與會者的濃厚興趣和熱烈反響,主講者與聽講者之間的互動頻繁,各位同道在思想的交流與碰撞中共享學術的盛宴。
吳一龍教授作分享
林麗珠教授作分享
劉繼紅教授作分享
姜文奇教授作分享
王洋副院長的分享尤其吸引大家的關注。他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放射治療臨床與科研的熱點問題以及醫院國際腫瘤醫療中心開放以來的臨床實踐,從“放射治療介紹”“智慧精準放療如立體定向放療優勢”“放射治療先進設備”以及“MDT模式在腫瘤精準放療中的應用”4個方面對腫瘤精準放療進行深度講解,收獲了全場的熱烈掌聲。
王洋教授作分享
本次大會也體現了對青年學者的期望與培養。在大會上,不少青年醫師提供臨床真實案例,針對臨床治療及轉化研究中存在的爭議,由專家團隊對不同觀點進行探討,在碰撞中達成共識或提煉科學問題、提出未來研究課題方向。諸位年輕專家展現了自己關于各系統腫瘤的藥物研發、精準治療的病例介紹與觀點分享。
洪少東教授作分享
李微綻教授作分享
現場的一位腫瘤科醫生跟筆者反映:“這次學術會內容非常豐富,課題也十分精彩,含金量十足。跟著專家教授們學習了很多關于腫瘤治療的新理念、新方法,對于我們臨床醫生來說受益匪淺。”
免疫治療引領潮流,腫瘤治療開新篇
近年來,隨著腫瘤學與免疫學的不斷發展與深入,腫瘤免疫治療已經成為抗腫瘤領域最前沿的癌癥治療手段。所謂的免疫治療,主要是指依靠激活自身免疫系統對腫瘤的免疫反應,來達到腫瘤治療的目的。免疫治療引領了多個腫瘤治療領域的變革,因此,腫瘤免疫治療高峰論壇引起了筆者的特別關注。
錢其軍教授
王寶成教授
錢其軍教授的《納米抗體對CAR-T治療實體瘤帶來新的思維》和王寶成教授的《解讀2020年版CSCO檢查點免疫治療指南》等主題分享,都強調了免疫細胞在癌癥免疫治療中的潛力,并總結了這一領域的一些臨床現狀和發展趨勢。
羅榮城教授新書發布會
在《腫瘤生物標志物與精準醫學》新書發布會上,羅榮城教授表示:基于免疫的癌癥療法給人類抗癌帶來巨大希望,因此在免疫治療新時代,臨床醫師和病理科醫師需要共同關注腫瘤免疫治療標志物的進展,以更好地指導精準醫學時代的免疫治療。
會議現場拍攝
會議現場拍攝
據了解,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超過350萬,死亡病例超過200萬,防控形勢嚴峻。腫瘤診治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方面有著重要意義,而技術創新將帶來醫學發展,未來消滅腫瘤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羅榮城教授在大會的最后總結中也表示:精準醫學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在腫瘤醫學領域的融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腫瘤的精準治療任重道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期待有更多的平臺進行學術交流和溝通,推動腫瘤精準醫療事業的進步,讓患者擁有更長生存期、更高質量生活。
我們堅信,在“開拓創新、合作發展、共筑健康中國”的思想指引下,中國腫瘤領域的各學科專家攜手同行,將為健康中國和中國臨床腫瘤學事業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