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主題是“我們能戰勝癌癥”。全球每年新發癌癥病例1400多萬,我國每年新發病例429萬。
據國家癌癥中心統計,肺癌仍是我國發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過去30年間死亡率上升了465%。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部部長 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 支修益:除了老齡化的因素以外,像環境致癌因素職業致癌因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會影響肺癌的發病。
近年來甲狀腺癌快速上升,胃癌、肝癌、食管癌發病率降低。大城市腸癌發病率是小城市的2倍,前列腺發病率是小城市的4倍。雖然大城市癌癥發病率較高,但死亡率比小城市低了近20%。中等城市,如重慶、武漢,濟南癌癥發病率較低。40歲之后癌癥發病率快速提升,到85歲,一個人患癌的風險為36%。只有10%-30%的癌癥可以歸結為基因突變,接近90%的癌癥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專家認為,通過健康生活方式,至少1/3的癌癥可以預防。胃癌、肝癌、宮頸癌,通過接種疫苗或控制慢性感染可減少29%的死亡。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 朱軍:比如說胃黏膜相關淋巴瘤這個類型,跟一種細菌叫做幽門螺桿菌有關,那我們怎么預防。如果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我們就用抗生素把它清除掉,以后發生淋巴瘤的機會就減少很多。
早期干預 60%癌癥可預防和治愈
專家認為,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和早診早治,60%的癌癥可以預防和治愈。
我國癌癥發病率在世界上處于中等水平,但5年生存率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例如美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超過90%,而我國僅為57.7%。
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董志偉:這一方面跟咱們腫瘤的構成有關系,但是更重要的,咱們發現得晚。咱們醫院的主要精力,用于治療中晚期癌癥,所以以后早診早治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數癌癥可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比如肺癌雖然早期沒有特殊癥狀,胸部X線照片或CT等檢查,對早期發現有積極意義,40歲以上,有吸煙史和有家族史的人,應列為肺癌重點普查人群。宮頸癌可做到早預防,女性結婚兩年后,最好開始宮頸癌篩查。專家建議,50歲以后,有結直腸息肉、有腹瀉便秘便血病史、結腸癌家族史的人,最好定期做腸鏡篩查。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腔鏡科主任 王貴齊:有三分之一的腫瘤我們通過有效篩查早診早治,能夠達到很好的治愈效果,包括我們說的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
農村癌癥早診早治覆蓋284個縣
國家衛生計生委消息,我國已在31個省區市、284個縣(市、區)實施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篩查農村高危人群近200萬,發現26000多名早期病人,86%得到有效治療。
在山東煙臺海港醫院,來自北京的腫瘤專家正在指導基層醫務人員進行早期食管癌和胃癌篩查。這位患者長期胃疼,吃藥不管用。這次醫院組織免費檢查,發現胃部早期癌變,醫生為他做了微創手術。
煙臺海港醫院內鏡室主任 劉永昌:我們住院也就三五天,自己花錢可能也就三五千塊錢就解決了。
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支持,主要針對食管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肺癌等容易出現早期癥狀的癌癥進行免費篩查。
安徽省疾控中心慢病科 賈尚春:我們已經做了大概有3萬多人的篩查,發現了大概四五百人的癌癥病人,其中80%以上都是早癌病人。
甘肅省腫瘤醫院 劉玉琴:在過去我們(甘肅省)的早診率達不到30%,到現在我們的早診率已經突破了70%。
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局長 毛群安:我們通過項目的實施,也總結出了包括像上消化道癌、宮頸癌這些癌癥在高發地區,早診早治的成熟技術,而且降低了它的篩查成本。我們正在研究在更大的地域,來擴大癌癥早診早治這個項目的推廣。
未來10年,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將繼續推廣以上消化道為主的早診早治適宜技術,改變目前以中晚期腫瘤為主的局面。
乳腺癌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病例大約27萬。但與其它惡性腫瘤相比,乳腺癌治療效果較好,而且不容易復發。專家指出,如果能做到早診早治,乳腺癌治愈率可達90%以上。
我國乳腺癌發病率為40-50/10萬,比20年前增加了三倍,城市發病率是農村地區的兩倍,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發病率已接近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我國乳腺癌發病高峰年齡在45~55歲,比西方人早10歲左右。患者就診時間晚,以北京為例,首診1期患者比例只有32%。專家認為,乳腺癌高發與遺傳、肥胖、雌性激素濫用等因素密切相關。
北京協和醫院普通外科教授 黃漢源:遺傳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母系這邊包括她的姐姐有病、她的姨有病,她本人發病的機會就大。第二跟生育有很大關系,不生育晚生育不哺乳,這個是引起乳腺癌高發的發病因素。
全國中西醫結合乳腺病協作組組長 杜玉堂:提倡母乳喂養,不能少于六個月,一般要求是八個月,最好是一歲以上,就不容易得肉芽腫性乳腺炎,也是預防乳癌的一個辦法。
專家提醒,超過35歲才生第一胎的、接受過大劑量放射性治療的、打過促排卵激素的婦女,都是乳腺癌高發人群,年輕女性最好每年定期進行乳腺彩超檢查,40歲以上女性最好通過乳腺鉬靶篩查,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接種疫苗 可預防約70%宮頸癌
宮頸癌是女性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的惡性腫瘤,全國每年約有10萬新發病例。目前預防宮頸癌的疫苗已進入我國,接種疫苗可預防70%的宮頸癌。
宮頸癌多是人乳頭瘤病毒,也就是HPV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已有3種預防性疫苗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分別為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經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我國目前可接種的是二價和四價HPV疫苗。監測數據顯示,這兩種疫苗在國外使用10年左右,都是安全的。目前已知有170多種不同類型的HPV病毒,但其中僅有10余種高危型別與人類惡性腫瘤關系密切,其中HPV16型和18型是兩種風險最高的病毒株,70%以上的宮頸癌發病與之相關。也就是說,接種涵蓋16型和18型HPV的二價和四價疫苗,可預防70%左右的宮頸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HPV疫苗盡可能在性活動之前接種。接種HPV疫苗可能導致不良反應,如局部紅腫疼痛以及發燒、頭暈、惡心等癥狀,但這些都是身體對異源性蛋白的常見反應,不代表疫苗不安全。